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5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51.
孙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6):15411-15420
本文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埕岛-桩海地区中生界复杂岩性潜山型储层为研究对象,对储层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和储层物性差异进行研究,进而讨论储层质量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储层包含火成岩和碎屑岩两大类,火成岩以安山岩和火山角砾岩为主,分布局限;碎屑岩形成于辫状河三角洲相,是研究区储层发育的有利岩性。有效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以次生溶蚀孔为主,残留原生气孔是安山岩中的主要孔隙,裂缝常被方解石充填。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强,样品孔、渗值分布范围大。储层质量受到多种因素控制,从根本上而言,不同岩性-岩相或沉积相的样品初始孔隙度差异明显,初始孔隙度较高储层其现今孔隙度也较好;对于相同岩性岩相的储层而言,成岩作用差异是决定性因素,压实和碳酸盐胶结作用是研究区储层主要的减孔作用。  相似文献   
252.
针对乌石凹陷陆相断陷湖盆物源体系复杂、相变快,难以寻找、预测优质储层分布这一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开展了断裂演化期次、断层剖面平面活动差异性及沉积体系精细研究。采用海上陆相复杂断块断层精细识别解释、微地貌恢复及相控储层预测等关键技术,获得了研究区内3条北东向控沉积断裂差异性活动形成的走向斜坡具有控制砂体优势展布的重要认识,提出了源汇时空耦合的控砂模式,预测了F2断层下降盘发育优质储层。在此研究成果的指导下,新钻井获得重大发现,极大地推动了乌石油田群的勘探开发进程。  相似文献   
253.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大磨拐河组沉积体系特征及演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野外剖面观察、岩心分析、测井、测试资料分析基础上,综合多方研究成果,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大磨拐河组沉积体系的类型、特征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深入讨论了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大磨拐河组沉积体系垂向上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区域发育的沉积体系主要有曲流河三角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网状河三角洲和湖泊。其演化过程共经历低水位、水进、高水位早期、高水位中期和高水位晚期5个体系域时期。研究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沉积体系,对预测大磨拐河组油藏分布,加快勘探步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54.
为了弄清松辽盆地王府凹陷青山口组地层超压对扶余油层油水包络面深度的控制作用,进一步指导油气勘探,通过研究青山口组泥岩超压的形成时期以及超压大小,并分析研究区内139口井点的超压值与扶余油层油底深度的关系。对王府凹陷扶余油层油水包络面深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王府凹陷青山口组源岩异常高压主要形成于明水组末期,超压在凹陷中心约为7 MPa;研究区扶余油层油水包络面深度与上覆青山口组地层超压的拟合关系为y=-5.171 7x2+68.764x-24.71,油气向下运移的距离约为120—200 m。  相似文献   
255.
于仲坤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7):6583-6587
设计开放和封闭两种模拟实验体系进行东营凹陷有机质初次裂解生烃(成油、成气)和原油二次裂解成气的模拟实验.根据模拟实验结果建立并标定相应的化学动力学模型,进而结合该凹陷地史、热史资料进行地质应用得出生烃剖面.利用生烃剖面对研究区的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力进行恢复.最终结合烃源岩发育和残留烃情况对研究区进行了生、排烃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256.
针对天环坳陷构造区块泥页岩地层井壁失稳问题,通过复杂地层矿物组成、微观构造、理化性质以及三轴应力实验综合分析,提出了“封堵+润滑”的双效协同井壁防塌对策。泥页岩微裂缝、微孔隙发育,地层岩样易水化膨胀以及岩心表面亲水性较差是造成井壁失稳最主要的原因。通过加强地层封堵能力和降低水平段摩阻,可达到稳定井壁的目的。所构建的THFT高效防塌钻井液体系抗NaCl能力为10%,抗CaCl2能力为1.0%,抗劣土能力为10%,回收率为99.6%,对80-100目砂床侵入深度为8.4mm,较现场水基钻井液渗透性封堵性能有明显提升,能够封住200μm和400μm模拟裂缝,承压能力达到5MPa,抑制水化分散能力和裂缝性封堵能力优良。现场应用过程中,水平段的平均井径扩大率低于6%,平均钻速达到4.7m/h,钻井液体系的静滤失量控制在5mL以下,在润滑防塌、井眼净化及储层保护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THFT防塌钻井液体系有效解决了天环坳陷构造区块钻井过程中出现的井壁失稳问题,节约了钻井成本,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57.
东明凹陷地质构造力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58.
为了弄清塔里木盆地库车拗陷侏罗系致密气富集高产区和不同层系间源储配置关系,充分利用地质、岩芯分析及测井新技术等资料,结合致密气储层“三品质”各因素的测井评价方法,有效采用主控因素手段对研究区致密层开展综合应用。研究表明,盆地库车拗陷侏罗系致密气中部构造高部位的储层品质、烃源岩品质和工程品质明显好于东西部,具备良好的源储配置关系;烃源岩品质类型以Ⅰ、Ⅱ类为主;“三品质”对致密气富集高产起决定作用。通过测井、地质及工程等方面紧密结合来综合评价,为致密气有利区和压裂层优选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59.
渤中凹陷周缘是重要的油气聚集带,而其北部至今尚未有油气田发现,断层与油气具有密切关系,不仅控制着圈闭的形成和演化,也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之一,因此,开展断层构造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精细解析渤中凹陷北部三维地震资料,对其断层发育特征、活动特征、成因机制以及石油地质意义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渤中凹陷北部发育层间、阶梯状的弧形正断层。在垂向上,断层的活动强度具有中间强两边弱的特征,在平面上,断层演化为简单侧向生长模式。综合分析断层的生长指数和断开层位,认为断层活动时期主要为东二下段第II期到东二上期。断层的形成演化过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包括断层孕育期、断层活动期、断层迁移期和断层静止期。指出重力滑动作用和走滑作用共同控制了弧形断层生长发育过程。探讨了断层形成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认为弧形断层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滚动背斜圈闭的形成,控制了砂体的层数和厚度,促进烃源岩与储层沟通,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260.
川西侏罗系致密砂岩气藏类型复杂,河道砂叠置复杂,砂体展布不稳定,储量品质低,气水关系复杂。单井自然产能低、稳产能力差、可采储量低,气藏动用程度低、采收率低。为实现气藏持续上产、稳产,以地震老资料重处理与解释为基础,建立了完整的地球物理及测井精细评价技术体系,实现了河道砂岩精细刻画、储层精准预测及含水饱和度的定量评价。以“少井高产”为目标,依托地质工程一体化对难动用储量优选地质及工程双甜点,形成了平面上“一”字形、“Y”形、“X”形、“V”形等多形式组合,纵向上多层位、多井型井组优化的“一场多井、一井多层”混合井网+大规模多段多簇体积压裂储层改造工艺技术体系,施工排量从5$\sim$8 m$^3$/min提高到16$\sim$18 m$^3$/min,加砂强度由0.4$\sim$0.7 t/m提高到4.0$\sim$4.5 t/m,裂缝数量由20$\sim$30簇提高至50$\sim$80簇,单井产能从5.07$\times$10$^4$m$^3$/d提高到15.64$\times$10$^4$m$^3$/d。以地震—地质—建模—数模—工程—经济一体化为手段,摸清剩余气成因及规模,提出加密调整、转层、侧钻、重复改造及工艺维护等措施,提高气藏采收率,实现川西侏罗系致密砂岩气藏20$\times$10$^8$m$^3$以上持续稳产18 a。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十四五”期间西南油气分公司致密天然气年产量有望保持30$\times$10$^8$m$^3$以上并持续稳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